系列音频专栏丨红旗颂黄河情二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60124/4763965.html 百年风雨,砥砺奋进 铭记历史,鉴往知来 承载荣光,基业长青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这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振奋人心的红色精神,镌刻着闪亮的中国印记。 作为建国初期的“国之重器”,黄河集团始终与党、与祖国同命运、共呼吸。坚持党的领导、永葆“红色基因”是黄河人不断成长的基石,更是激励新时代黄河人前行的“营养剂”,它指引我们在前进的奋斗历程中,书写努力拼搏、砥砺奋进的壮志豪情。 身处新的历史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在学习和回顾中进一步从党的百年伟大征程中汲取前进的智慧,从黄河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领悟奋进的力量。 为进一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增强继往开来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自觉性、坚定性,黄河集团特别推出《红旗颂黄河情》系列音频专栏,邀请公司领导、中层干部、科研人员、一线职工等,深情讲述百年党史及企业发展历程,锤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以昂扬的斗志和奋进的姿态献礼党的百年华诞! 《红旗颂黄河情》 第二期 赤子初心:艰苦卓绝立根基利剑出鞘斩锋芒 朗诵者:杨林 精密机械制造分公司副主任 陕西国防科技工业“劳动竞赛标兵”称号获得者 “年西安好青年”荣誉称号获得者 上世纪50年代初期,新中国百废待兴,党中央提出了“一化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容以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项工程为中心,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就名列这项重点工程之一。年6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号文命名工厂的第一厂名为“国营第七八六厂”。 国之利器,关乎国家安危,全国各地也掀起了援建新项目的热潮,大批青年怀揣赤子之心,纷纷涌向古城西安。时任石家庄市委书记的齐一丁和邯郸市委书记的郭子平,于年调来西安参与黄河厂筹建,此二人后来分别任国营黄河机器制造厂第一任厂长和书记。 年,工厂确定了仿苏COH-9A雷达的试制工作。当时的工厂处在建设初期,为了不耽误试制进度,加快技术储备,工厂党委提出了“三边”(即边基建、边试制、边生产)的口号,随即,“草棚大学”悄然兴起,战天斗地的豪情遍布全厂。短短两年的时间,崭新的厂房陆续建成,成套的先进技术资料被掌握。年元月,COH-9A雷达的试制工作全面展开,并于年9月13日在试制成功,从此揭开了我国炮瞄雷达工业发展的崭新一页。同年9月23日,第一机械工业部第十局号文也确定了工厂第二厂名为“国营黄河机器制造厂”。 50年代后期,是我国军事电子工业大发展的时期,黄河厂坚持走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道路,先后生产了我国第一部地空制导雷达、某型机载雷达、海岸炮瞄雷达、我国第一条微波通信线路天线和其它精密电子设备。 在年3月,国家正式向黄河厂下达了研制(仿制性质)红旗一号地空导弹制导站的任务。黄河厂在批量生产炮瞄雷达的同时,开始了研制我国自己的地空导弹制导雷达的历程。在红旗一号的基础上,工厂又着手自主研制“红旗二号”产品,但是好景不长,六十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粮食短缺等一系列难题接踵而至。不屈的黄河人在厂党委的领导下,坚持贯彻党中央提出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以尖端技术产品为纲,集中力量突破尖端技术,带动一切”的方针,于年3月成立了设计研究所,历时四年完成了国产地空导弹制导站的成套试制任务。 同一时期,在进行产品仿制的同时,黄河人不断向自行研制方向努力,历经四年艰辛研制生产,年由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炮瞄雷达——雷达也在黄河厂诞生。这种新型雷达在抗美援越战争中发挥了巨大威力,立下了赫赫战功。 稿件来源:党群工作部 编辑制作:尹博超 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qisx.com/hqcb/10477.html
- 上一篇文章: 溪水叮咚丨一百零八红旗颂朗读耿银
- 下一篇文章: 红旗颂ldquo七一勋章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