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从红旗飘飘到墓碑留名全过程
手部白癜风 http://m.39.net/pf/a_7183165.html 点击蓝字获取更多精彩心电资讯 从红旗飘飘到墓碑留名 殷拥军 孔较瘦 嗜烟如命者因胸闷就诊,无意中动态心电图记录他在睡梦中从生到死,由死复生的惊心动魄过程。这位差点与马克思共进早餐的牛人心电图有何波澜?请看图: 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微风吹皱了一池春水 山雨欲来风满楼 红旗飘飘 中场休息 睡梦中,与革命导师马老板亲切握手 所谓墓碑样改变,无非这般 鬼门关前的撤退战役 风雨过后,一片狼藉 附件: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诊断与治疗 早在年,Latham提出冠状动脉痉挛(CAS)可导致心绞痛。年Prinzmetal等首先观察到一组与劳力性心绞痛不同的心绞痛患者,常于静息状态下发作,伴有心电图ST段抬高,命名为变异型心绞痛。此类患者不伴有心肌耗氧量的增加,是由于冠状动脉紧张度增加引起心肌供血不足所致,从而提出了CAS的概念。 该假说被后来的冠状动脉造影所证实。CAS是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因发生痉挛的部位、严重程度以及有无侧支循环等差异而表现为不同的临床类型,包括CAS引起的典型变异型心绞痛、非典型CAS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AMI)、猝死、各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等,统称为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CASS)。 一、临床表现 依据临床表现的不同,CASS分为以下几种临床类型。 ①典型CAS性心绞痛(即变异型心绞痛) 其病理基础是CAS导致冠状动脉完全或近乎完全闭塞,心绞痛发作具有显著的时间规律性,多在后半夜至上午时段发作,但也可发生于其他时间。常表现为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性或紧缩样疼痛,伴有呼吸困难及濒死感,持续数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严重者可伴有血压降低,可听到房性奔马律及二尖瓣听诊区收缩期杂音。 患者运动耐量有明显的昼夜变化,清晨轻微劳力即可诱发,但午后即使剧烈的体力活动也不会诱发。发作时心电图呈一过性ST段抬高,T波高耸,或T波假性正常化。冠状动脉造影多可见动脉硬化斑块,激发试验多诱发出局限性或节段性痉挛。该类患者可反复发作且可转变为其他临床类型。 ②非典型CAS性心绞痛 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痉挛导致不完全闭塞、或弥漫性痉挛、或完全闭塞但有侧支循环形成,产生非透壁性心肌缺血。临床表现为在静息状态、尤其是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下容易发作的轻度胸闷,伴有心电图ST段下移和(或)T波倒置,多数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且容易被呼吸新鲜空气、轻度体力活动等兴奋交感神经的动作减轻。冠状动脉造影常无显著狭窄,乙酰胆碱激发试验可诱发弥漫性CAS,少数为局限性痉挛。 ③CAS诱发AMI 完全闭塞性痉挛持续不能缓解即导致AMI,多数在夜间或静息状态下发作,部分年轻患者常有精神创伤、过度劳累、大量主动或被动吸烟、吸毒或大量饮酒等病史,临床表现类似ST段抬高AMI。在症状缓解后或在冠状动脉内注射硝酸甘油后,造影显示无显著狭窄,若痉挛持续时间长可继发血栓形成,但抽吸血栓后多无显著残余狭窄。 ④CAS诱发心律失常 严重而持久的CAS可诱发各种心律失常,左冠状动脉痉挛多表现为室性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甚至猝死;右冠状动脉痉挛则多表现为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若猝死前有大量吸烟、吸毒或大量饮酒病史,更应高度怀疑CAS诱发严重心律失常所致。 ⑤CAS诱发心力衰竭 反复发作的弥漫性CAS可导致缺血性心肌病,临床表现为进展性的胸闷及呼吸困难,超声显示心脏扩大、弥漫性或节段性室壁运动减弱及射血分数降低,部分患者可能有心绞痛或AMI病史,但多数患者缺乏明确的胸痛、胸闷症状,可能与长期反复发作的多支血管弥漫性痉挛相关。与一般心力衰竭患者不同的是,钙通道阻滞剂(CCB)在改善症状的同时能显著逆转心功能及室壁运动。 ⑥CAS诱发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CAS所引起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较常见,动态心电图监测可表现为ST段抬高或压低而无明显症状。 二、治疗建议 1、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不同类型CASS急性发作期的处理重点略有不同,但总体原则是迅速缓解持续性CAS状态,及时处理并发症。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①硝酸甘油:首选舌下含服或喷雾剂口腔内喷雾,若在5min左右仍未能显著好转可以追加剂量,若连续使用2次仍不能缓解,应尽快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导管室内发生的CASS可直接在冠状动脉内注射硝酸甘油μg,部分患者需要反复多次注射硝酸甘油方能解除。 ②CCB:部分顽固性CASS患者使用硝酸甘油无效,或可能因反复或连续使用而产生耐药,可以改用短效CCB或两者联合应用,特别顽固的患者可持续静脉输注或冠状动脉内注射地尔硫卓。 ③镇静镇痛药物:可以缓解紧张情绪、降低心肌耗氧量以缓解心绞痛,但需慎用吗啡等阿片类药物,以防诱发或加重痉挛。 ④抗血小板治疗:持续性痉挛多发展为AMI或猝死,应尽早启动抗血小板治疗,包括阿司匹林mg和氯吡格雷~mg负荷剂量,后续阿司匹林mg/d和氯吡格雷75mg/d常规剂量维持。 ⑤并发症的处理:以AMI、恶性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为主要表现的CASS患者,应及时处理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当明确为CAS所导致的心原性休克或低血压时,应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及时使用扩血管药解除CAS状态,不宜按照常规单独使用收缩血管的升压药;而单独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常常也难以纠正CAS诱发的恶性心律失常,只有解除了CAS持续状态后心律失常才能得到纠治。 2.稳定期治疗:对于诊断明确的各种类型CASS,均应坚持长期治疗,目的是防止复发,减少CAS性心绞痛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作,避免或降低CAS诱发的急性心脏事件。 ①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的控制:包括戒烟酒、控制血压、维持适当的体重,纠正糖、脂代谢紊乱,避免过度劳累和减轻精神压力等。其中吸烟是我国CASS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应强化戒烟指导,并防止被动吸烟。 ⑥药物治疗: (1)地尔硫卓:适用于心率偏快且心功能良好的患者。常用剂量为30~60mg/次,每日3~4次。其缓释或控释制剂90mg/次,每日1~2次,清晨发作者,可以睡前口服长效制剂。 (2)硝苯地平:因有过度降低血压和增快心率作用已极少使用。硝苯地平缓释或控释制剂主要适用于心动过缓和合并高血压的CASS患者。常用剂量缓释制剂20mg/次,每日2次;控释制剂30mg/次,每日1~2次。 (3)氨氯地平:适用于合并心功能不全、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的CASS患者,但在与其他CCB的非随机对照分析中并未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常规剂量2.5~10mg/次,每日1次。 (4)贝尼地平:具有对L、T和N通道的三通道阻滞作用,起效平缓,不激活交感,对心率无明显影响,水肿发生率相对较低,适用于各类CASS患者。剂量4~8mg/次,每日1-2次。荟萃研究表明,贝尼地平能改善CASS临床预后并降低死亡率,国内研究亦显示该药在减少复发和降低心脏事件方面优于传统CCB。 硝酸酯类药物预防CASS复发的疗效不如CCB,常用于不能使用CCB时的替代或当CCB疗效不佳时与之联合。由于有耐药性,硝酸酯类药物不宜采用覆盖全天的给药方式,应尽可能留下6~8h的空白期以防发生耐受。 (5)钾通道开放剂:目前临床应用尼可地尔,在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同时不影响血压、心率及心脏传导系统,无耐药性,可长期应用。由于其作用机制与当前的抗心绞痛药物不同,当疗效不佳时可与之联用。禁用于心原性休克、伴有左心室衰竭、低血压和特异性体质的患者。常用剂量5-10mg/次,每日3次。 (6)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降低CASS的发作频率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应根据CASS的临床类型确定胆固醇的目标值或降低幅度,坚持长期应用,但尚无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 (7)抗血小板治疗:CASS患者均应接受抗血小板治疗,长期口服阿司匹林mg/d,以防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临床表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应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8)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CASS患者原则上不主张介入治疗,个案报告显示,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基础上合并CAS者可能从介入治疗中获益。 (9)埋藏式自动除颤起搏器:对于因CAS诱发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等所导致的心脏骤停存活患者中,在规范药物治疗下仍反复发作者,可在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考虑安装埋藏式自动除颤起搏器。 三、预后 CASS患者中绝大多数以心绞痛为主要表现,此类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是否能去除危险因素和坚持药物治疗,在严格戒烟、戒酒基础上坚持长期药物治疗的患者一般预后良好,日本和中国的长期随访死亡率均在1%左右。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研究均是把CASS明确诊断前发生的AMI或猝死患者排除在外,而绝大多数CASS患者的急性心脏事件是发生在明确诊断之前或诊断后的前几个月,一旦启动并坚持规范的药物治疗,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会明显降低。但以AMI或以心脏骤停为首次发病形式的CASS患者预后较差,若未能成功进行心肺复苏则归于猝死。此类患者无法进入研究人群,甚至猝死前的诊断亦无法明确。因此,尽管目前已发表的随访资料表明CASS患者预后相对良好,并不代表所有CASS人群的真实预后,因为真正高危的患者并未进入长期随访中。 来源|孔较瘦 心肌梗死相关阅读 心肌梗死相关知识(PPT) 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异常心电图大盘点! 黄宛临床心电图学:心肌梗死 杨晓云老师: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难点和要点 李良军老师:心肌梗死的诊断与图形演变 黄鹤老师: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PPT) 王永权老师: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 廉诚老师: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典型与不典型心电改变 李树仁老师:不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PPT) 一图读懂: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 国人心肌梗死的8大表现 周军荣老师:不典型心肌梗死 冠心病:心肌梗死是如何发生的 李丽君老师:心电图是早期诊断心梗的关键 江惠琼老师: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PPT) 李树仁老师:不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 心肌梗死:不可错过的心电图 对可疑心肌梗死病人要常规做十八导联心电图 卢喜烈老师:老年不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 魏宇淼老师:对应性导联ST段压低的 张虹老师: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PPT) 心肌梗死与正常心电图:之间的恩怨你知多少?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 胡大一:心肌梗死过早死亡四重奏 遇上心梗,急救车到来前你能做什么? 急性心肌梗死 傅国胜老师:急性心肌梗死经典与进展(PPT) 梁兆光老师: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PPT) 张艳红老师:急性心肌梗死 张萍老师: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 刘兴鹏老师:T波高尖的鉴别诊断:心肌梗死超急性 李春雨老师: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动脉及进展 秀成老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及治疗的进展(一) 孙秀成老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及治疗的进展(二)孙秀成老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及治疗的进展(三) 廖碧红: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脏运动康复的开展 郑新权老师:急性心肌梗死不可忽略的心电图线索 卢喜烈老师: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进展(PPT)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急性心肌梗死如何解读? 国际指南9:急性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性改变 钟杭美老师: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与临床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覃绍明老师: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心律失常的处理 9年心电图标准化与解析建议:急性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 汪文娟:急性心肌梗死猝死预警心电图 杨延宗老师:急性心肌梗死电风暴的预防及治疗策略 杨丽霞:区域协同救治水平是决定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主要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力衰竭的分级与治疗策略女性 石亚君老师:心率减速力及连续心率减速力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预警研究 黄雄老师:急性心肌梗死PCI的困境与对策 心肌梗死犯罪血管与定位 急性心肌梗死的演变与定位 惠杰教授:心肌梗死相关血管与心电图改变(PPT) 王浩老师:不典型心肌梗死及心电图改变及血管定位 孔令秋老师: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定位的争议及思考 孟浩宇老师:心电图定位心肌梗死相关血管 肖春霞老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犯罪血管心电图快速判断 梁军老师:急性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心电图判断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快速定位及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的演变与定位 牟延光老师:怎样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罪犯血管? 杨晓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与房室传导阻滞 宋红莉老师: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 宋红莉老师: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判定 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心电图 宁淑范老师:右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 右室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案例 殷拥军老师:从红旗飘飘到墓碑留名(多张图谱) 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肌梗死电风暴演变1例 常规体检心电图提示「陈旧心梗」,意义何在 应许青、何方田、阮爱芳老师:运动平板试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心肌梗死其它 龙佑玲老师:心电向量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刘桂芝老师:束支阻滞合并心肌梗死心电图 罗昭林老师:左束支阻滞合并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 刘兴鹏老师:左束支传到阻滞时如何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郑新权老师:束支阻滞时急性心肌梗死的ECG诊断线索 张夏琳老师:心肺运动实验(CPET)在心肌梗死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治疗的影响因素 心肌梗死院内死亡评分的构建和验证 许俊堂:中国心肌梗死整体救治面临的某些挑战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 “真假悟空”之早复极与心肌梗死 袁宇老师:心绞痛、心肌梗死发作,你怎么自救?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qisx.com/hqcx/10027.html
- 上一篇文章: 线上云拉歌永远跟党走丨红旗飘飘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