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娟红旗渠精神感悟laquo这一
年5月14日至5月16日,律所党委组织得伟君尚第二党支部、第四党支部及自贸区党支部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参加“弘扬红旗渠精神,做新时代的合格党员”专题培训教育活动,我有幸和其他三十余名支部党员律师参加了本次为期两天的集中培训活动。通过聆听周锐常老师讲授的“从红旗渠到中国梦”、现场参观红旗渠纪念馆、与支部党员交流学习红旗渠精神、在青年洞前重温入党誓词等,让我对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有了更深的感悟,我从红旗渠精神里体会到了党员应具有自信、坚持、团结、大爱的可贵品格。 自信 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修建的,从太行山的山腰引漳入林,这项工程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周恩来总理曾称“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当年的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不仅缺少机械设备和技术水平,还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的缺衣少粮,能解决温饱已是不易,林县人民决定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凿出一条人工天河,这是何等的自信。听了红旗渠的建造历史,我脑海里一直萦绕着毛泽东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里的一句词——“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所谓“逆天改命”应是如此。 自信影响一个民族的风骨,红旗渠精神激励我们,作为党员我们应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色业绩,成就出彩人生。 坚持 十年修一渠、一举天下传 老一辈林县人在杨贵书记的带领下,十万民众上太行,奋斗十年,完全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削平山头个,开挖隧道个,架设渡槽座,挖砌土石万立方米,硬是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成蜿蜒公里的红旗渠,引来漳河水,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林县人民吃水难的问题,结束了林县世代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资金缺乏,物资、粮食紧张和险恶施工条件等困难,又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误解和指责,甚至面临着丢官罢职的严峻考验。但林县人民坚持了下来,我相信他们是心怀信念的,因信念而坚持,因坚持而巩固信念。 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经得起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理想信念的指引下,一路坚持,奇迹就在前方。 团结 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做绒毡 修渠过程中,按照林县县委部署,总指挥部将渠首到分水岭70多公里的干渠任务打桩立界,全部分配到15个公社。3.7万名民工挤在峡谷、山村,一是缺少住房,二是道路不畅,天气寒冷,困难重重,尽管山西省平顺县沿渠社队群众腾出间房子,但队伍压境,房子远不够用。在这种情况下,谁都毫无怨言,自己动手,战胜困难,有的住山洞,睡席棚,有的住在山崖下,白天到山上割草,夜里铺在石板上便是“床”。有的村庄优先照顾妇女,搭起席棚先让她们栖身。 培训课程老师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如果一个人建造红旗渠的话,需要10万年,而团结协作的林县人用了10年就完成了。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高举统一战线旗帜,团结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战胜种种艰难困苦,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团体力量形成的战斗力和凝集力。只有团结才能产生巨大的智慧,才能攻坚克难,才能创造世界的奇迹。 大爱 辛苦一代,幸福子孙 千百年来,缺水给林县带来了苦不堪言的灾难,在缺水环境中苦苦挣扎的林县人民,祖祖辈辈想水、盼水,始终怀有一个水的梦想。林县县委决策修建红旗渠,不是为了好看,更不是为了谋取政绩,而是为了满足林县人民“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辛苦一代,幸福子孙”的强烈愿望,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林县人民的吃水问题,是真正为了人民在修渠。正是因为红旗渠是得民心、合民意、为民造福的工程,林县县委才能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修渠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心怀大爱的榜样,不计个人名利得失的县委书记杨贵、没日没夜工作最后献出生命的技术员吴祖太、舍身救人的妇女营长李改云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曾专门指出:“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有了这颗心,就会‘痛并快乐着’,再怎么艰苦也是美、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就不会患得患失。”心怀大爱,人生才能得以升华。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给我们的感悟空间太多了。作为一名党员律师,庆幸自己还算年轻时走进红旗渠,切实体会它精神的可贵,也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作为一名青年律师,红旗渠精神让我认识到要时刻具有自力更生的自信,艰苦创业中的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资源,并时刻心怀大爱,坚守初心,尽自己的最大的能力贡献社会。两天行程满满,红旗渠精神将会历久弥新,而带给我的收获仍在继续…… 作者简介 许娟,女,80后,中共党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共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委员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支部书记。武汉市市民之家公共法律服务项目负责人之一,执业领域为民商事诉讼与仲裁、企业法律顾问。 陈诗怡:共产党人的平凡故事?这一群党员律师?﹝14﹞陈晶律师:知天命之年申请入党的心路历程 ?这一群党员律师?﹝13﹞付毓:来自巴音布鲁克的风 ?这一群党员律师?﹝12﹞李姗姗:以法律之名,助世界军运 ?这一群党员律师?﹝11﹞施汉锋:岁月无声 ?这一群党员律师?﹝10﹞方丹:保持热爱,奔赴山海 ?这一群党员律师?﹝09﹞况怀波:传承·起航 ?这一群党员律师?﹝08﹞高百灵:一名党员律师的成长 ?这一群党员律师?﹝07﹞刘珂:坚持方能成就梦想 ?这一群党员律师?﹝06﹞程大鹏:工匠律师的底色 ?这一群党员律师?﹝05﹞邓成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新时代的人民律师 ?这一群党员律师?﹝04﹞李贺娟:律所党支部书记的心声 ?这一群党员律师?﹝03﹞盛捷:我的律师成长之路 ?这一群党员律师?﹝02﹞肖乾: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 ?这一群党员律师?﹝01﹞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qisx.com/hqfw/11206.html
- 上一篇文章: 红旗渠精神进校园第八十讲走进林州市东姚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