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验价一周年,影响上海二手很深远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有治好的吗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76714281750902933&wfr=spider&for=pc 眼下这个8月其实是一个楼市重大截点 年8月6日,二手市场银行放贷正式采用“三价就低” 往前倒推18天,年7月19日,上海宣布 这里面有一句 “自年7月19日起,对新申请核验房源增加挂牌价格信息的核验” 也就是三价就低的那个最低价格 原价w的房子,可能只能按照w的总价贷款,真实首付款也从w,变成w 这个变化很快给二手成交带来狂风骤雨式的改变 而核验价只是去年众多楼市调控中的一员 上海买房人 从土地,到二手,再到被无限拉长的放贷周期... 站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看年,无疑是一个政策大年 就是这样特殊的年份,也给了我们一个超级不一样的二手市场 一年了,当我们回过头看回去年8月(8月6日三价合一) 是时候好好梳理一下了 01 成交量少是肯定的,但比你想象的还要夸张 印象中我们只知道少,但是你知道到底少成什么样么 先看下年那3个月数据 看着是阶梯式的不断下滑 8月下滑一部分,9月再下滑一部分,只有7月的一半 但其实我们之前在一篇文章中说过,8月非中介成交占比陡增到历史高峰 也就是说8月的1.8w成交有很大部分是手拉手交易 而真实成交根据链家数据推算应该在1-1.4w之间,具体推演过程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再看下这篇稿件 所以那段时间我记得大家的标题都是断崖啊、腰斩啦,其实断崖腰斩都没错 只是不是阶梯式的,是核验价后的第一个月,就立马掉下来了 这背后,核验价这项政策,确实立竿见影 往后看直到现在,二手房市场至今还不算缓过来,上个月还是没过2w 而如果以去年7月核验价为线,从年1月至今,月均成交量可以分为三档 1-7月,核验价前;8-12月,核验价后;1-7月,核验价松动后 如果这三个阶段有音阶的话,你都能听到duangduangduang什么东西在重摔 如果以“一年”为单位对比呢 年8月至今,是核验价完完整整的一年,我们可以叫他“核验年” 那年8月-年8月,和其他年份比起来是什么存在 感受下 和其他年份比起来,核验价这一年,成交最低 就算是年8月-年7月这一年,也比核验年多套 这个总量,各位有什么感受么 我的中介盆友跟我说 上海平均每10个中介,成交的只有1-2个 进入核验年,10个中介里能有1个成交就不错了 02 大家最关心的可能还是价格对不对 过去的一年,市场上的价格的真实波动情况是怎样的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维度,可能也是最神奇的维度 我们先按照正常逻辑走一遍 核验价前后,我们全市的二手住宅成交都是什么价格 7月阶段性高峰,8月断崖下跌,差别还是蛮明显的 如果以7月为线条 1-7月网签均价:元/平 8-12月网签均价:元/平 不过核验价之后,成交价不管“主观”还是“客观”因素,价格都得降 换句话说,就算大家买的房子变得更贵了,但是合同上的网签价格照样高不了 也是在这个时候,我也见证了自己入行以来没见过的场景 核验价之前,如果我用挂牌价研究价格市场会被喷到人都站不稳 而核验价之后,挂牌价似乎比成交价离真实市场更近 同一套房子,如果核验价之前网签成交w,核验价之后网签合同上只能写w 而挂牌价就不同了,理论上是房东想挂多少就挂多少,实际上除去极个别胡乱挂牌观望市场的房东,大部分挂牌价的议价空间平均都在3%-5%之间 所以此时的挂牌价和成交价,是5%偏差和30%偏差的差别,挂牌价可不是更靠谱么 我们看下核验年的挂牌价变动 去年8月,挂牌均价陡然下滑,9月更低 那句被用烂的话,市场一片哀嚎,是真的 但是和网签均价不同,这里的挂牌均价在一路下滑之后,后期还是一点一点、一步一步的在逐渐往上走 除了房东的倔强之外,这里面的价格波动可能才是更贴合真实二手市场 不过这些大数据里,有一个数据还蛮有意思的 核验年里,刚需们,价格方面有什么变化 我们将年每月二手成交套数TOP10小区找了出来 这些走量小区基本位于郊环外,属于纯刚需中的刚需 整体也在下行,但是比网签均价的波动要小的多 从这一点上,我看到了核验价政策背后的一些初衷 相比纯刚需市场,被约束更多的似乎是刚需以上的市场 03 而市场上最大的改变是... 最大的改变不是量,也不是价格 而是大家最后的选择 我们先看看核验价之后的成交面积段的改变 我们看了一下核验价前后的平均套均面积 核验价前:82.4㎡ 核验价后:82㎡ 是不是差别也不大 难道说这么大一个核验价政策出台,只有0.4㎡的变化么 核验价后的个别月份有的成交套均面积还上涨了 其实并不是的 越是这样的政策背景,市场成交的两极化越厉害 ——大面积高端改善、小面积纯刚需齐飞 小面积是因为总价被挤压,而大面积是因为资产避险,两个方向一拉,数据波动不会大 但好在我找到一个有意思的数据,还是那个“每月成交套数TOP10小区”数据 类似这种的,可以看到成交前十基本都是走量的纯刚需 12个月数据一拉,核验价前后是这个状态 也是真的出乎我的意料 纯刚需,在核验价面前,8月居然拿出了更高首付,购买了更大面积,这合理么 也是这时候我想起去年链家中介跟我分享的一个成交案例 他的一个客户,本来想买的是老闵行的红旗小区 但是8月6日正式三价合一之后,就买不动了 于是客户,选择了周边更远一些、更便宜一些的解放新村这里 解放新村很难说是很好的盘,但是均价只要2w/㎡左右,再加上周边没有更好的选择 于是原本买3.4w/㎡红旗小区的客户,最后选择了2w/㎡的解放新村 背后就一点,需求在不断下沉 而这类客户在下沉市场也算是某种程度的降维 同样的预算,可以购买更大面积 所以你会看到成交套数TOP10数据8-9月的时候,不降反增,着实有意思 这就是一个“核验年”背后一个更真实的二手市场 04 去年这个时候 我正在申请房贷,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焦虑 今天我的贷款能不能下来 因为三价就低从8月6日开始正式实行,正好卡中我的贷款审批 虽然最后结果我是幸运的,跑赢核验价政策一周 但是逃生后的后怕我一直记得 因为如果贷款有问题,我要赔房东总房款的20%,多万 这是我第一次亲身体验到政策对每个平凡个体的威力 如果说房东和客户,就像跳交谊舞的两个人 那当这首曲子换到“核验年”的时候,大家的步伐跟以往相差越来越大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数字 而真实市场是一个个家庭选择的快速流动 核验价改变了购房选择,也改变了市场预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qisx.com/hqjg/13730.html
- 上一篇文章: 李宁和红旗玩联名,设计图案太抢眼,碾爆耐
- 下一篇文章: 8月轿车销量榜解析比亚迪成最大赢家合资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