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什么中药制剂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50529/4631571.html

从五四运动到红船首聚,从红军改编到艰苦抗战,从国共合作到战略决战,从进京赶考到改革开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党的十八大再开新篇,年的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泪水和汗水写就的,充满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周年,青海公安开设“党史年·天天读”专题,以党的重大事件为线索,以不同时期的典型事例、历史人物、精彩故事为主干,全景式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

第七十四期红旗渠精神

太行山东麓,一条流动的“天河”盘在山腰,这就是被称为“世界奇迹”的红旗渠。

站在渠埂上,抬头是陡立千仞的悬崖,俯首是深达百米的峡谷。渠水悬在半空,静静流淌。

20世纪60年代,为结束河南林县十年九旱的历史,10万英雄儿女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锻造了红旗渠精神。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习近平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渠道网山头,清水到处流;吃的自来水,鱼在库中游;遍地苹果笑,森林盖坡沟......”这是年河南林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受气候、地形及地质条件的影响,林县土薄石厚、水源稀缺,历史上“十年九旱”。据年版《红旗渠志》记载,在红旗渠修建之前,林县个行政村中,有个村人畜饮水困难,有多个村要跑5公里以上取水吃。

为了实现“清水到处流”“生活日日好”的梦想,年2月,多名干部群众奔赴修渠工地,劈山填谷,开山凿渠。

当时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面对一无技术、二无经验、三无材料、物资缺少的“三无一少”情况,红旗渠工地党委提出了勤俭建渠、艰苦创业的方针:“自力更生是法宝,众人拾柴火焰高,建渠不能靠国家,全靠双手来创造。”

红旗渠建设过程中,林县人民不依赖国家,不向上伸手,不等不靠——没有工具自己制,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抬筐自己编,没有炸药自己造,粮食不够吃就采野菜、下漳河捞水草充饥......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林县人民喊出了荡气回肠的豪迈口号:“既然愚公能移山,我们修渠有何难,立下愚公移山志,决心劈开太行山”。

工地是前方战场,机关、厂矿、农村就是后方阵地,前方开山劈岭,后方全力支援。历时10年,10万修渠大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懈奋斗的精神,削平座山头、架设座渡槽、开凿个隧洞,在太行山上凿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希望之渠”。

年7月,全长多公里的红旗渠工程全面建成。太行山的层峦叠嶂间,从此多了彰显中华民族精神奋斗的“人工天河”,奔流至今。

图文:教育整顿办(转载)

编辑:东生

审核:苟学海

日期:年9月10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qisx.com/hqjs/11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