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红旗渠精神汲取不竭动力
(记者张伟)为了促使党员同志进一步了解了红旗渠精神的形成过程与核心理念,11月22日,惠济区香山小学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同志观看学习中央电视台专题记录片《根脉——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时任林县(现林州市)县委书记杨贵带领党员干部及数十万林县人民为解决千百年来缺水的天然困境,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极端匮乏的物质条件下,苦战十个春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红旗渠全长公里,其中70.6公里的总干渠全部开凿在峰峦迭嶂的太行山腰。红旗渠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它的建成不仅彻底解决了林县人民的生存问题,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作为党员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深刻领悟红旗渠精神,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掌握历史主动,以史为鉴,如我们的父辈、祖辈一般,不认命、不服输、战天斗地,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职责,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以“誓把河山重安排”的豪迈气概、“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团结齐心、奋楫争先,埋头苦干,为祖国培养出更多心怀使命,富有担当的时代接班人。 我们处在美好的时代,这是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个物质的时代,如何在物质的激荡里面保持着初心,这是我们每一个党员的必修课。时刻保持昂扬的斗志,与同志们团结合作、互相学习,更不要忘记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信念,不断完善自我,勇于创新,让红旗渠精神萦绕在心头! 文/图:王飒飒 排版:张怡微 责编:王慧婷 发布:香山小学新闻中心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qisx.com/hqls/14602.html
- 上一篇文章: 红旗渠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