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

难以想象,曾经积贫积弱,汽车工业发展几乎为零的中国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大国,而北京在中国汽车工业史上,扮演着如此不凡的角色,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

时间回溯到年,毛泽东主席在一次会议上感慨说道:“什么时候能坐上我们自己生产的小轿车开会就好了。”

主席说这话是因为建国十年了,中国自己的民族汽车工业还是白纸一张,四亿多人口的大国领导人的座驾和检阅车居然还都是靠从苏联进口。

这种形势下,全国各地争前恐后地开始了汽车的开发和生产,作为新中国心脏的北京自然不甘落于人后。

经过仔细研究,北京决定上马轿车项目,于是研制和生产北京第一辆轿车的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的肩上,李锐和张世恩分别担任这家工厂的厂长和副厂长。

研制轿车的决定在这家工厂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因为当时的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只会生产一些最简单的化油器、汽油泵、滤清器、这样的汽车零部件,压根不具备生产汽车的基本条件。

但那是个天不怕地不怕,想干就干说干就干的年代。这批北京汽车工业最早的一批拓荒者,就这样凭着一股革命热情干起来了。

3月底,第一汽车附件厂制订了生产井冈山牌小轿车的计划,并决定在10月1日前完成样车试制,向国庆9周年献礼。

4月初,设计工作正式开始。在当时厂里只有10来个技术人员,完全没有经验、可参考资料又极少的情况下硬是在5月上旬,把井冈山牌轿车的全部设计绘图工作完成了。

与此同时,生产准备工作全面展开。铸造工人把工作现场搬到了设计室,设计人员一边画图,他们就一边做模型。

图纸下到车间,试制任务不是由领导分配,而是召开抢标大会来抢任务。配件车间的任务瞬间就被抢光了,抢到的人郑重地在图纸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

▲第一辆红旗检阅车

6月14日,发动机总成完成装配。20日,第一辆轿车终于试制成功。多年之后,北汽的老工人还能回忆起这个场景:

第一辆车即将装配完毕要下线的时候,车里还没有装上座椅。但一旁的张世恩早已按捺不住等不及了,随手从地上抄起一个板凳就钻进车厢里,发动起车子之后就直奔天安门广场而去。

当天,第一汽车附件厂召开庆功大会,一机部汽车局领导人张逢时到会祝贺,当场在会上宣布将第一汽车附件厂改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

年7月27日北京汽车制造厂正式挂牌成立。当年国庆节,50辆井冈山轿车参加了国庆9周年游行,浩浩荡荡驶过天安门,大大鼓舞了国人的士气。

井冈山轿车的生产成功,向世界证明了北京汽车工业拥有制造轿车的能力。井冈山轿车的研发生产为北京汽车工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锻炼了队伍,对之后北京汽车工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至此,北京汽车工业开启了影响和改变整个中国汽车发展史的不凡新纪元。

▲红旗CA72J

年11月,刚成立满一年的北京汽车制造厂接到国家下达的又一项无比艰巨但又意义重大的任务:研制中国第一款中级轿车。

年初,前来指导工作的苏联专家小组临走时为北汽留下了一套伏尔加轿车的生产图纸。三个月后,靠着这些图纸,北汽成功试制出第一辆中级轿车,并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这就是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东方红牌轿车。

年11月,东方红轿车完成了2.5万公里的道路试验,年5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组织东方红轿车试验,认定东方红轿车的主要性能和行驶可靠性达到国际水准。

文革初期,东方红轿车以“不要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为由,被下令停产。令人扼腕叹息。

但谁也不能否认东方红轿车的历史地位,它是北京汽车工业第一次利用引进国外技术自行研制生产的产品。汽车产品开发非常复杂,要经过调研、设计、试制、试验、鉴定、定型等步骤,缺一不可,每一步都要认真、严谨。在产品投入批量生产之前,还要经过工艺、工装验证、协作配套、原材料供应等生产准备,才能投入批量生产。

在东方红之前,北京乃至全国的汽车厂都没有形成这一整套流程,北京汽车工业经过多年的实践,由东方红开始,中国进一步搞懂了汽车开发的科学流程和程序。

年11月1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万群众,在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等待着毛泽东主席的检阅。当毛主席乘坐着一辆军绿色敞篷汽车出现在天安门广场时,这辆车头上挂着“北京”牌标志的越野车迅速吸引了所有的目光。

这辆刚刚从北京汽车制造厂下线,我国第一辆自行研发的军用轻型越野车BJ-从此扬名天下,并在之后多年时间里都成为越野车的代名词。

年,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失去了从苏联进口军用越野车的可能性,我军的军用战术指挥车彻底失去了供应来源。危急之下,北京汽车制造厂临危受命,接下了研发和生产军用越野车的艰巨任务。

当时,国内越野车的技术可以说是白纸一张,但北汽职工怀着为祖国争光、为人民争气的热情,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之后,硬是用六年时间成功研制出了中国首款批量生产的军用轻型越野车产品BJ-。

BJ-的诞生满足了当时国防建设的需要,为中国的国防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北京汽车制造厂树立起“越野世家”这块金字招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当时长期不发展轿车工业的情况下,中国国内各方面都把BJ-当作轿车的替代品使用。此后20多年的时间里,BJ-依旧供不应求。

年1月30日,北京吉普第50万辆汽车下线,这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堪称创造了一个奇迹。

进入80年代,国民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交通运输物流行业的大发展,从而使市场对运输车辆产生了极为迫切的需求,但此时我国的汽车工业仍处于“缺重少轻”的年代。为了满足市场急需,北汽在BJ-的基础上,开发了BJ-小卡车,并于年底生产,风靡一时,BJ-卡车和BJ作为北京汽车工业在运输车方面的代表,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凡的贡献。

从解放后到80年代,北京的汽车工业从零起步,经过两代人的艰苦奋斗,可以说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北京的汽车工业起步带着强烈的自主创新精神,但另一方面,由于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实在是太薄弱,导致北京乃至全国的汽车工业发展水平在世界范围内来看还是比较落后的。

与国际车企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成了当时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而这次,北京又走在了前头。

▲解放CA10载货车

历史不会忘记,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第一家合资车企就诞生在北京。北京城,开启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合资时代。

其实早在70年代,北京汽车制造厂就与日、美、法、英等国家的车企接触,探索不同方式进行合作的可能性。年12月,美籍华人杨汉华找上门来,转达了美国汽车公司(AMC)愿意同中国合作生产JEEP汽车的信息。

美国汽车公司以生产轻型四轮驱动越野车闻名世界,旗下的JEEP商标是越野车的代表,轻型越野汽车的产量也居世界首位。和美国汽车公司合资经营,充分利用美国公司的技术、资金、管理优势,推动北京汽车工业的发展,为中国汽车工业趟出一条新路出来。

经过四年多的谈判,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于年5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签订了合资经营总合同。

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影响深远并持续至今的合资时代,就此拉开大幕。

为了搞好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北汽拿出了最好的生产资料――主要的厂房和设备,派出了最强的队伍――北汽职工队伍的骨干力量,也腾出了自己艰苦奋斗二十年的主要阵地――南厂区。到今天,北京吉普供生产了超过百万辆的汽车产品。

由于是国内第一家整车合资企业,当时又是刚刚改革开放,在许多方面没有可以依据的先例,所以实际上北京吉普扮演着一个探路者和拓荒者的角色,在此以后的广州标致、上海大众的诞生,都从北京吉普的合资中吸取了很多经验。

在SUV市场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北京汽车工业,同样也在全国的商用车领域排名第一。

年8月28日,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福田汽车)成立。福田汽车的成立恰逢其时,与中国经济崛起并迅猛发展的时代脉搏正好合拍,所以在此之后福田汽车就像开了挂一般,一路跑着迈上商用车的世界之巅。

年,福田汽车开始轻卡生产,第二年就取得年销6.4万辆的骄人业绩,轻卡销量成为全国第一,登上中国轻卡的王位。

年,投产农用联合收割机,短短两年之后将这个市场上多年的老大新疆联合公司拉下王座,成为全国第一。

2年8月,福田公司开始生产欧曼重型卡车,主打8至10吨的准重型和10吨以上的重型市场。4年,福田欧曼以10倍于行业销量增长的速度排在一汽、东风、中国重汽之后,进入重卡行业第一方阵。

9年,销售汽车辆,位居全球商用车生产企业销量第一位。

由此,作为全球商用车翘楚的福田汽车不仅为北京乃至全国的汽车工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成为北京汽车的一张王牌。

由于历史的原因,北京汽车工业虽然在越野车和商用车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为中国汽车做出了不凡贡献和价值,但多年以来轿车却一直是一块短板。

北京汽车工业没有轿车的局面直到2年终于被打破。10月18日,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揭牌,北京现代成为中国加入WTO以后第一家汽车整车合资企业。

当年12月23日,第一辆北京现代索纳塔轿车下线,实现当年建设当年出车,创造了业内震惊的”现代速度”也终于圆了北京人45年的轿车梦。

到年,北京现代产销累计超过万辆,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韩经贸合作的典范。

北京汽车工业创造的另一个合资典范就是北京奔驰了。

3年9月8日,北汽集团与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4年12月6号,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新厂区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落成。两年后,国产梅赛德斯-奔驰首款新车上市。至此,中国人终于坐上了自己生产的“大奔”。

汽车电动化的变革已是大势所趋,而北京可以说正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源之地。早在9年11月14日,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立。

北汽新能源的问世距离公认的新能源汽车元年年整整提前了5年的时间,中国汽车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大门至此被正式拉开。

从年起,北汽新能源就一直稳坐全国电动汽车销量冠军的宝座,直到今天。年9月27日,北汽新能源正式登陆A股市场,成为国内首家登陆A股的新能源整车企业。

纵观过去60余年的北京汽车产业发展史,不禁让人感概不已。60年一个甲子,在这60年里,北京汽车产业从一穷二白的草莽起步,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不凡。

一部北京汽车产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整个中国汽车的发展史,他起身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北京汽车工业能够如此速度的发展是靠着老一辈汽车人敢想敢做的革命主义精神和自力更生的气魄。80年代之后,正好踩对了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节拍,北汽人抓住机遇并勇于创新,奠定了今天北京汽车的基础。90年代之后,北京汽车开合资之先河,成为领导全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和领头羊。

但接下来的若干年时间,汽车产业将面临一系列的更大的挑战。这次的变革对于以交通工具的角色存在了百年之久的汽车来说是颠覆性的,因为它将彻底朝向大型智能终端产品进行蜕变。

伴随而来的是,车企再也不是将上万个零部件组装起来的传统制造工厂,而会成为新一代的出行服务运营商。整个汽车产业的盈利模式也将发生地覆天翻的变化,把车卖给用户赚取利润差额就万事大吉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通过服务和运营用户,靠车联网、自动驾驶以及无数个还没有诞生出来,超出我们想象范畴的商业模式将成为车企利润的主力。

北京汽车产业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走出了一条不凡的道路。当年老一辈的汽车人,李锐和张世恩们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象今天的汽车会变成这样,未来汽车会走向何方。

在全球汽车产业剧烈变革的当下,在科技正在急剧影响并改变着的汽车行业的今天,在电动化、车联网、自动驾驶和共享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势所趋的背景下,下一步支撑汽车产业发展的又是什么?

答案是数字化。

在这个产业变革的当口,决定车企乃至百年汽车产业生存抑或死亡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能否抓住已经扑面而来的科技革命,而能否完成这决定生死的科技革命的关键就是数字化转型。

未来,汽车将在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加持下,助力车联网、人机交互、自动驾驶等诸多应用,通过OTA实现升级换代,实现汽车的智能化、数字化。汽车将不再仅仅是四个轮子加两排沙发将人和物从A点运送到B的交通工具,而会成为每个人的朋友,成为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上最重要的移动生活空间。

功能的转变随之而来的是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和再造,汽车产业预计60%以上的比例将会集中在电子电器、软件和智能设备上。汽车产品和产业将会围绕这个进行电子架构的变革数字化的再造。

这个过程中,车里将布置为数众多的传感器和执行部件,其产生的数据量,将要比今天的智能手机大出几个数量级。这就注定了无论是车联网还是自动驾驶应用的实现,都是需要拥有超强算力。

但这种算力的拥有,完全没有必要拘泥于汽车本身,因为超强的算力需要超强的计算芯片,而芯片又会带来超出车载电池负荷的电力需求,以及随之而来的电力系统的架构和分配和芯片散热布置,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在汽车上布置超前的算力需要给单车增添大量的成本,从经济性上考虑是不经济的,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随着汽车实现功能和运营模式的转变,车联网系统的开发、运营和维护,自动驾驶平台的训练、仿真和测试,车型研发设计的共享、协同和测试,以及运营用户的营销、销售和售后管理,汽车行业链条从生产开发到市场销售再到售后服务最后到运营用户,整个数字化生态系统的搭建和改造都建设在AI、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基础之上。

房车旅游点击人间天堂最美桌山,房车出行瓦屋山(2.5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qisx.com/hqls/6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