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红旗渠又怎么了
白癜风症状 http://m.39.net/pf/a_7282164.html焦作吧jiaozuotieba点击蓝字
上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媒体,有的地方一年也上不了一次。而红旗渠在清明节前后,近百次地集中出现在中央级媒体上,随之地方媒体密集跟进。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清正廉洁、是红旗渠的评语。在年这个春天里,刮起了一股股红旗渠风。 3月27日至2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专程来到红旗渠景区调研,并表示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缩影。 “预防腐败,教育为先。”红旗渠故事本身就是很好的“活教材”,党员干部们能够从当时杨贵等基层干部身上找差距、比不足。当月,中纪委 近年来,红旗渠景区接待游客人数屡创新高,年平均增长近30%。特别是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以其独特的红(红色教育)+绿(太行风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河南林州)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全长公里引漳入林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中国水长城”,被国际人赞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50年过去了,红旗渠仍在滋润着林州这方热土。同时,作为红色教育的基地,红旗渠景区已建成面积公顷,包括红旗渠分水苑(纪念馆)和青年洞两个主景点,建成了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全程可实现红旗渠概念1日游,红旗渠深度2日游。先后被评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旅游区”。 年,红旗渠被中宣部命名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年,红旗渠确定为中央国家机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目前,红旗渠纪念馆已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时代精神的重要活动场所。也是当前接受“三严三实”教育的重要场所。 历时十年、投资近亿元的红旗渠工程,未发生一起贪污或挪用修渠物资事件,没有一个干部失职渎职,连账单都有整有零、清晰可查。 年5月,红旗渠被中纪委、监察部联合命名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每年有超过20万人次的党员干部在此重温入党誓词,接受廉政教育。其修建工程中所孕育的红旗渠精神,让一代又一代人接受精神教育洗礼。“廉政渠”成为红旗渠的又一代名词。 红旗渠不仅仅是一条渠,它更是林州人民树在太行之巅的一座丰碑,是中原儿女刻在太行山上的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 长期以来,红旗渠倍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 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这些革命创业精神是我们党性和宗旨的集中表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习近平 我曾四次参观红旗渠,每一次都有新的感受,每一次都受到深深的教育,都是一次思想上的净化,我想每一名党员参观红旗渠都会受到教育。 ——刘云山 上世纪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曾多次对国外来宾讲,中国有两大奇迹;一是林县红旗渠,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并多次安排国外来宾到红旗渠参观。 红旗渠景区作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围绕独有的红旗渠石工建筑、精神资源和优美的自然山水景观,按照突出“特色性、时代性、参与性”主题要求,七一党建日前夕,还精心量身打造了多项廉政教育体验活动。 纪念馆新馆建筑面积平方米,布展面积平方米,展线总长米。运用空间环境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灯光艺术、多媒体艺术、图片艺术、场景模型艺术、影像艺术八大手段来展示展览。 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公里,红旗渠青年洞景点包含了红旗渠总干渠最险最有特色的地段。在参观完纪念馆之后,可实地实物体验红旗渠。这里,红旗渠人文景观与太行山优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登临红飘带廊桥,可俯看三省风光、漳河奇观。行走在不足两米宽的渠墙上,抬头是陡立的峭壁,俯首是数丈高的悬崖。不经意间,已与英雄擦肩而过...... 推民工车。中国很少有地方为普普通通小推车而专门写歌称颂的,林州市却把一首《推车歌》作为了自己的市歌。小推车,这个看似简陋的农耕工具,当年可是民工家里的半个家产。工地上山高坡陡,道路崎岖,小推车就成了当年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悬崖峭壁间几十个人甚至上百个人,排成一字长蛇阵的车队,推着几百斤甚至上千斤的物料,人们弓腰胝足前行,不甘落后,场面甚是壮观。后边来的的要往前边放,正是林州人的脾气秉性所致。 活动工具:小推车 参与人员:2人或3人一组 活动场地:实践路(起点——荡桥下平台——起点) 评分标准:从实践场地起至荡桥下平台然后安全返回起点,用时最短者获胜。 抬太行石:五十年前,林县人民不屈从大山的桀骜,不甘于命运的无耐,一个个血肉之躯,一双双百折不屈的手臂向太行山撞击,再撞击,奏出了一个时代的铿锵高音。千米红旗渠是一块块太行石头垒砌而成,把石头搬运至渠岸施工处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量。抬石头有规则,小石头背,大石头抬,能两个人抬的不用四个人抬、能六个人抬的不用八个人抬。在修建皇后沟渡槽时,由于要用大的石料来压住阵脚,32个民工抬一块巨大石料,正是当地工地上的一道雄壮的风景。抬“太行石”这看似简单的劳动,却不仅需要力量,还需要智慧、团结和勇气。今天,就让我们用这些铁绳,抬杠,团结一致,抬起石头,用心来感悟肩上的责任,用脚下的路来丈量红旗渠。 活动工具:抬杠铁绳小炮柳帽垫肩 参与人员:2人或4人一组 活动场地:叉子沟实践基地 评分标准:把垒好的石头自捆、自抬至目的地垒好,按时间计分。 打开山锤。开山锤响,顽石低头。三千华里的红旗渠,是用一块石头一块石头砌成的!渠墙,是他们用石头砌的;渡槽,是他们用石头拱的;隧洞,是他们用石头券的……这些料石,有正方的、长方的,有三角的、有菱形的,每一块料石都是石匠们精雕细琢成的。如今,50年时间过去了,渠墙上的每一块石头都森严壁垒,严丝合缝,每块石头上的道道修饰性的水波纹图案一笔一画,美观齐整。这不仅是一伟大石工建筑,也是建筑美学的奇迹。今天,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锤和钻,在“叮当”的响声中体验艺术创作的快乐,体验当年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精神信仰至上的时代,人们对生命,对生活的态度何其严肃、庄重,人们对于美,对于永恒的追求何其刻苦、执着! 活动工具:大锤铁钎柳帽手套钳子 参与人员:2人一组 活动场地:望漳崖下 评分标准:每人打十锤,以标准姿势打锤和命中率为计分标准。 吃民工餐。红旗渠修建在食衣不果腹的60年代,民工生活始终是重点问题。当时县委给民工发补助粮,根据当时经济形势有几次调整,年5-8月,民工补1.8市斤,干部补1.5市斤;年9-10月,民工补1.2市斤,干部补0.8市斤;年11月-年5月,民工补1.5市斤,干部补1.2市斤;年6月-年5月,民工补1.8市斤,干部补1.2市斤。干部标准始终低于民工。当年渠修到那里就把灶盘在那里,一口大锅供几百人吃饭,场面壮观。今天虽无法还原当时修渠民工“早上糠,中午汤,晚上稀汤照月亮”的伙食,但在景区柴禾沟里,烧一把柴火,拉一把风箱,吃上一顿地道的林州大烩菜,准能吃出“节俭风”、“清廉味”。 恢宏的场面、动人的形象、悲壮辉煌的历程、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话剧《红旗渠》围绕着当年太行人民修建红旗渠的典型事件展开情节,再现了那段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岁月。该剧荣获“年全国话剧金狮奖”,是话剧界新经典,被称为“难得的黄钟大吕式的好戏”。 有全国知名专业讲解老师李蕾。年5月1日,其主讲的《红旗渠的故事》在央视知名栏目“百家讲坛”热播,同年10月4日又进行重播,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年,入选年奥运火炬手。 重温入党誓词。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红旗渠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在中国共产党94岁生日之际,走在千里长渠之上,站到猎猎党旗之下,朗朗诵念入党宣誓词,进行一次灵魂的净化、思想的洗礼,牢记使命重托,践行庄严承诺。 高唱红旗渠歌曲。在红旗渠分水闸、青年洞口前布设场地,景区安排专职人员对到红旗渠景区进行廉政教育实践团队领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定叫山河换新装》等经典老歌。让铿锵有力的歌声,把我们带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让雄壮激昂的旋律荡涤我们的心灵。 看纪录片。红旗渠修了十年,纪录片《红旗渠》的拍摄者们也跟踪拍了10年,用胶片真实记录了红旗渠修建中一个个开山劈岭、造渠引水的历史片段,最终拍成了这部震撼人心的纪录片。当年参加拍摄这部纪录片的老一辈新闻纪录电影人,如今已经两鬓斑白,《红旗渠》是他们电影生涯中耗时最长、投入最多的一部纪录影片。十年间到底有多少人参加了《红旗渠》的摄制已经说不清楚,但在十年中他们共留下了一万多尺胶片。 影片于年在全国播出,年5月,邓小平副总理率团参加联合国第六次特别大会,带了10部电影纪录片到联合国放映,第一部放映的就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大型纪录片《红旗渠》。正是这部经典影片让红旗渠名扬全国,走向了世界。正是这部电影,能让我们通过这些珍贵历史镜头,亲眼看到当年修建红旗渠的壮观场面。”定叫山河换新装“的主题曲已经成为那个时代的共鸣。 与当年修建红旗渠的劳模面对面,听听当年的故事。 任羊成:“除险英雄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腰间被绳子勒出的一圈老茧、被飞石砸落的4颗门牙、从悬崖上掉到山下的圪针丛中……除险英雄任羊成。他的事迹被原新华社社长穆青写成《两张闪光的照片》,收入文集《十个共产党员》。 李改云:改云桥,是公里的红旗渠上惟一一个以人名命名的建筑物。年2月,李改云在一次岩石塌方中舍己救人,自己双腿却造成粉碎性骨折。 看”凌空除险“表演。凌空除险是当年修渠民工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山放炮后,为了去除险石而独创的一种高空作业法。用绳索捆住身体,手持长杆抓钩,身背铁锤、钢钎,飞崖下崭,展转腾挪,排除险石。除险者的生命就系在一根粗绳上,一群除险队员,腰系绳索,在悬崖峭壁间飞来荡去,他们像是崖壁上的舞者。由当年的“除险英雄”任羊成亲自指导训练的景区职工,会给你带来原汁原味、惊险而又精彩的表演,你可一定要看哦。 看“铁姑娘打钎”表演。漫步红旗渠景区,会听到叮叮当当悦耳的打钎声,这是以红旗渠上铁姑娘的故事为原型创作的“铁姑娘打钎表演”。四人抡锤一人扶钎,当年,这种工作模式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凤凰展翅”。现在,你也可以在此抡上一锤扶上一钎,体验一下当年铁姑娘和男同志一抡锤打钎,开山放炮,真正顶起半边天的感觉。 《杨贵与红旗渠》、《红旗渠》传奇、《人民画报》、《红旗渠画册》、《红旗渠》纪录片等有关红旗渠的书籍音像近百种。 谷文昌已经去世34年,却仍为当地民众深深怀念;习近平总书记撰文称赞他“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他的故乡,就在林州,就在红旗渠畔。如今,这片生养他土地,这个位于石板岩太行大峡谷景区,位于南湾村中心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的四合院,已命名为“谷文昌故居”。每天,这里都会有许多人前来参观学习,已成为党员干部学习的新场所。 更多信息联系我们及交通信息①高速:京港澳高速—南林高速—林长高速,红旗渠站出口下,南拐东南公路米至红旗渠景区分水苑(纪念馆)景点。北拐20公里至青年洞景点(通票)。 ②省道:河南省S东南公路,至林州任村井头红旗渠景区分水苑(纪念馆)景点,向北20公里至青年洞景点(通票)。 如需要预约可电话联系或 - 网址: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qisx.com/hqls/7556.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轻人要的是什么,红旗H5和雅阁谁更值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