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过时的红旗渠精神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永不过时的红旗渠精神”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分党校第9期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 培训班第二讲 4月21日晚上7点,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党史知识竞赛暨分党校第9期(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第二讲学习活动在教学楼C6-如期开展,学院学工办杨广发老师、各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学院所有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发展对象和积极分子共名学员参与会议。 红旗渠精神学习现场合照 一 会议第一项议程:“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党史知识竞赛。全体党员、预备党员、发展对象和积极分子进行30分钟的党史答题,采取笔试的方式,重在考察党员掌握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基本知识点的熟练程度,以知识竞答为载体,引导党员学深悟透党史内涵。本次竞赛,旨在通过知识竞答来巩固各位党员对党史的掌握程度,用答题来唤醒大家的红色记忆,真正让党史入脑入心,从而提高党员党性修养。 党史知识竞答环节 二 会议第二项议程:党课学习。伴随着30分钟倒计时的结束,红旗渠的党史学习正式开始。学工办杨广发老师作为本期党课的主讲人,围绕红旗渠精神这一历史事件,详细讲述了“红旗渠精神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红旗渠精神的精神实质和内涵”,讲述之中穿插了互动环节,使得各位学员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明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奋斗力量。 学工办杨广发老师分享“红旗渠精神”的党史 阐述“红旗渠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体现”,会议开始时杨老师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引入,讲述了红旗渠精神的四个体现,以及林县县委如何带领林县人民靠着一锤一手,在60年前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修建了“人工天河”红旗渠,引发学员们思考:米只有1/的误差,在没有现代科技设备的当时,是如何做到如此小的误差的。引入“红旗渠精神的精神实质和内涵”,跟学员们讲述红旗渠精神类似古代神话故事“愚公移山”,体现了红旗渠精神中的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双手去开山凿渠,把漳河水从山西引入林县,创造了“愚公移山”的奇迹。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他们合理分工、科学调配、团结一致,实现全县一盘棋,党群一条心。这一部分引发同学们思考,我们是否也应该像他们一样团结,“前方有求,后方必应”的党员精神。进一步讲解“青年洞”是红旗渠的难点工程,余名青年勇挑重担,但石头再硬,也硬不过他们的决心。最后,杨老师给我们大家播放了有关红旗渠的歌曲“定叫山河换新装”来结束本次的党课学习。 三 互动环节奖品授予 通过这次党课的学习,各位学员了解了红旗渠精神,明白了人民群众凝心聚力的重要性。只有创新,才能解决发展的问题,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望各位党员同志能发扬红旗渠精神,做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如同我们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但仍旧接续奋斗,再启航! 编辑:党建工作站 初审:曹菡 复审:钱慧胡宇晨 终审:戴潭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qisx.com/hqcb/9338.html
- 上一篇文章: 魏峻红旗渠精神学习有感二
- 下一篇文章: 红旗渠精神进校园第七十讲走进姚村镇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