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红旗渠背后的故事
百年党史青年说 光影变幻的舞台变成思想政治课讲台,艺术剧本变成红色教材,节目主持人变成思政课老师,红色思政课上出了“文艺范儿”。 走进红旗渠的背后故事 “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一曲旧民谣,勾勒出林州历史上干旱缺水的悲惨图景。 滚滚漳河水流到了林县边上,浪花拍打着林县的大门,极大地振奋着林县人继续修渠的热情。正是这种修一段、成一段的分段施工模式,才使得红旗渠的建设能前后坚持10年之久,并最终得以全线贯通。在一次林县县委扩大会议上,引漳入林工程被赋予了一个更催人奋进的名字——红旗渠。 重温故事,体会精神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们 通过学习话剧红旗渠 并进行二次创作 极大地加深了 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激发了大家传承红色精神的热情 培养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让学生深刻体会到 红旗渠精神的含义 百年党史青年说演出现场 “巍巍太行山,不朽红旗渠” 从此,一面红旗、一条清渠、 一种精神, 被世人永久仰望...... 跟随诗媛一起来看看 在红旗渠演出的背后 他们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吧~ B19播音与主持 张佳欣 有幸参加“百年党史青年说”活动在我们《红旗渠》节目排练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因为我演绎的角色是一位年长的老太太并且在剧中还是有一定的威望,所以这个角色对于我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我仔细观察老人家是怎么用拐杖走路,肢体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语言上应该怎么去处理,这些都是要去细细揣摩。在这次活动中,也让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红旗渠精神的含义所在,这次活动对我来说可谓是意义非凡了。 B19播音与主持 刘闻硕 我很荣幸参加百年党史青年说主题活动,并有幸在《红旗渠》节目中扮演杨贵书记。在最初接触到杨贵书记的形象时,我得知他26岁起担任林县县委书记,20年间,他组织和带领50多万林县人,在近乎原始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建造成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通过表演,我深刻理解到什么是为人民服务,更感受到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今后我要用新时代青年的精神来谱写新时代的篇章。 B19播音与主持 王子轩 这次非常荣幸的参与百年党史青年说的栏目录制活动,饰演红旗渠当中副县长黄继昌这一角色,黄继昌在剧中是一个性格直爽,办事认真,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在剧中与杨贵书记成对立面,但都是为人民群众着想,清楚的展现了当时那个年代坦诚直率,为人民着想,在演绎话剧的过程中,对自己也是一个有跨度的挑战,我也是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黄继昌的人物形象来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人物形象,张弛有度,让自己在舞台上的张力不断扩大,希望通过自己的演绎来展现当时那个年代修建红旗渠遇到的种种不易,希望能够生动展现黄继昌的人物形象。 B19播音与主持 刘美弟 在排练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很多过去的事,也认识了很多伟大的先辈,20世纪60年代,为解决缺水难题,河南林县人民在绝壁上“抠”出一条千里长渠。虽然我在其中饰演的只是一个小角色,但是我完全投入在了这个角色之中,从一开始对杨贵书记的埋怨、不理解到最后真心实意的感激。我深深的被这种精神所感动,这种无私,无畏值得我们世世代代去学习。 B19播音与主持 杨柳 有幸参加“百年党史青年说”中话剧《红旗渠》的演出活动,虽然在剧中饰演的只是小角色,但是我依旧认真揣摩角色心理,根据剧情的推进,努力展现角色不同的心理状态,从失去亲人的伤心到听了“老嫂子”的话激发出的感恩,每一个小细节都经过不断地调整。 回顾我们党在过去一百年中带领全国人民走过的沧桑岁月,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更好牢记初心,砥砺前行! B19播音与主持 杜卓颖 很开心这次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红旗渠》情景剧的演出。一次次被“自力更生、艰苦创作、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撼动。红旗渠的故事变得生动清晰,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厚意,悬崖峭壁之上不计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凿山引渠的奉献精神令人动容。通过这样红色经典的再现,我对党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敬佩。 B19播音与主持 李博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百年党史青年说”活动中《红旗渠》的演出,虽然我只是这次演出中的一名小小的参与者,但我仍然带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准备、参加这次演出。一个人的幸福再大也是微小的,许多人的幸福再小也是巨大的。在忙忙碌碌的学习生活中,能稍微放下自己手上的事,参与这次演出是幸福的。 B19播音与主持 张悦 作为郑州师范学院传播学院的一名学生,很荣幸能够参加此次“百年党史青年说”活动,红旗渠精神离我们从时间上讲好像已经很远,但是又离我们很近。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红旗渠精神的实质,并以此时时激励、鞭策、鼓舞自己,自力更生。 B19播音与主持 胡江雨 有幸作为演员参加“百年党史青年说”中话剧《红旗渠》的演出活动,我在话剧中扮演的是一位同意红旗渠工程的官员,虽然只有一句词,但我的情绪始终跟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每次排练都全身心投入,我们大家都被彼此感动着。 在以后的每一天,我要将红旗渠精神应用到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之中,让我们的群众和后代都更加了解红旗渠精神,铭记这一段历史,代代相传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永久动力。 B19播音与主持 李敏 我很荣幸能够参与红旗渠的演出工作,我是负责音频视频等的播放,本来以为应该挺轻松的,毕竟我也只是在工作人员后边“指点江山”,后边才发现并没有那么简单。音效背景等都要跟着同学们的台词走。在老大娘说林县的人在盼水等水后放了音乐,整个氛围也到达了高潮,我有了深切的感受,也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能够更顺利地配合同学们演出我很开心。 B20播音与主持 刘向锴 最近有幸出演了话剧《红旗渠》,感触颇深。从前听红旗渠的故事,只是大概了解了其中坚韧不拔的精神,但在这次的演出中,让我更多地接触到了人物细节:杨贵的果敢与坚强、乡亲们的牺牲与包容,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共产党人再苦难面前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精神。在演出过程中,大家的表演更让我感受到了这种精神的伟大。 B20播音与主持 任思雨 我在红旗渠中饰演的是林县的一个干部,感触很深,在表演之前我了解过资料红旗渠挖了9年,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平均每年牺牲9人,是他们负重前行舍小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也是有这些不惧牺牲的人存在我们才会有现在安定的生活,身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把红旗渠精神传承,这个精神也会成为我前进的旗帜,不断地鞭策我努力奋进! B20播音与主持 王一名 在建设红旗渠的时候,林县的财政收入十分薄弱,靠的都是林县人民自力更生:没有工具自己制、没有炸药自己碾、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水泥自己造。红旗渠通水40年来,让历史记住了一群人、一方百姓,一锤一钎凿出的改天换地的人间奇迹,而红旗渠锻造的红旗渠精神,激励着千千万万干部群众,并向全世界昭示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执政密码与奋斗精神。 何向向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主任 在我看来,这是一场别出心裁的文化视觉盛宴,以思政课为载体、通过表演的形式将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几个重大的事件串联起来。每一段表演既是历史上的真实片段,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 我很为现在的同学们感到高兴,他们能够上这样一堂与众不同的思政课。其实,这堂课的每一段表演都是一段历史,而通过演员们的演绎,把这些真实的历史故事让同学们熟知,让同学们铭记历史沧桑、看见岁月留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延续我们党艰苦奋斗、不忘初心的精神。我们应该更多地组织这种类型的思政课,应该让建党历史“飞入寻常百姓家”。 新时代,我们需要教学形式灵活多样的思政课,可以通过体验教学、情景教学等新的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只有教学的形式灵活多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让同学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和风细雨地改造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思政课的育人目标。 王琪雯 话剧《红旗渠》指导教师 这不仅仅是一次演出,一次对传统经典剧目的复排,更是一次生动的对党史的深刻回顾和诠释,是对红旗渠精神的又一次的追忆和致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学子,更是应该重新捡拾起先辈们的精神气节,不只是歌颂和弘扬,而是要在先辈的故事里学习他们的实践智慧,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在我们平时的日常教学当中,对经典作品的重温更是一次课程思政的有力体现,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探寻,把握和创造,更能燃起他们内心与先辈的融情共鸣和血脉相通。 他们与红旗渠共成长 不断完善表演技巧 台上他们在聚光灯下闪闪发光 台下他们认真练习理解人物 红旗渠既是历史答案 也是时代考题 这里不仅有中国的过去 更有中国的未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qisx.com/hqcx/10198.html
- 上一篇文章: 百年回眸第一辆ldquo红旗r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