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短视频展播第一期五星红旗迎风飘
乌鲁木齐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20104/10156282.html 编者按: 年9月30日,在第九个烈士纪念日当天,香山革命纪念馆成功举办第三届“香山革命纪念地红色故事集中展示活动”,来自“红色香山宣讲联盟”的13位宣讲人深情讲述一个个红色故事。信仰的光芒、初心的力量,随着一个个隽永的红色故事流淌而出,动人心魄。 为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追寻“进京赶考”的光辉足迹,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纪念馆推出“红色故事短视频展播”专题栏目,以“图文+视频”的形式带您重温峥嵘岁月。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宣讲人:香山革命纪念馆藏玉华 05:55大家好,我是香山革命纪念馆的宣教员藏玉华。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我们看到的这张照片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会场。在照片右侧,举旗的这位小伙子叫彭光涵,今天我要讲述的就是关于他的故事。 年,关于国旗、国徽图案和国歌词谱的征集启事一经发布后,全国人民都沸腾了,从工厂、矿山到山村原野,从机关、学校到前线战壕,无数工人、农民、学生、教师、艺术工作者等,都把能参与新中国的国旗设计,当作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情。 当时收到的应征稿件可以用麻袋来计算。每天上午,第六小组的秘书彭光涵在中南海把拆看、分类、登记好的应征稿件用麻袋装起来,然后再用绳子牢牢地捆在自行车后座上,骑着车送去北京饭店。那里是第六小组的审阅室,房间很大,桌子上分类摆放着应征稿件,后来稿件多了,桌子不够用,再后来稿件就铺了满满一地。 9月23日,周恩来副主任听完彭光涵的汇报后很满意,拍着他的肩膀说:“好,你按《复字第32号》图案画一版大一点的图样,还要做一面大旗,用绸料做,明天下午交给我。” 接受任务后的彭光涵立即四处寻找纸张、画笔、颜料,等一切材料备齐时已是后半夜。他自己动手,拿着尺子一点一点量着原稿中每一条线的尺寸、角度等记录下来,然后计算好等比放大的尺寸,在新的纸张上做好标记、勾线、上色,用了近两个小时才完成放大一倍的图样。等彭光涵再抬头看向窗外时,天色已然微微发白,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他把画好的图样稿交给周恩来的秘书,并嘱咐他,这是周恩来副主任要的,一定要尽快交给他。此时经过一夜工作的彭光涵,没有丝毫倦意,他兴冲冲地跑到食堂喝了一碗棒碴粥,拿着两个窝窝头,夹着设计稿,骑上自行车,直奔大栅栏,他还要赶紧找工人把红旗缝制出来。 9月27日,当天会议的最后一个议程是讨论审查委员会提出的《国旗、国都、纪年、国歌决议案草案》。当大会讨论和表决国旗方案通过后,在场的代表们看着这面鲜艳的旗帜都兴奋极了。掌声、欢呼声、赞美声一时间此起彼伏。此时,在主席台上角落里的彭光涵也热泪盈眶。他觉得这一天的到来太不容易了,他想到了这些天日日夜夜不敢停歇的自己;想到了中国革命道路上,有千千万万个像自己一样的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想到了28年间那些牺牲的战士们,才换来今天的这个时刻,才换来属于人民自己的国家。主席台上的彭光涵踩着凳子,踮着脚尖,硬生生的把泪水憋回去,他庄严地举着国旗,内心无比的激动和荣幸,因为从此新中国的国旗诞生了。 如今,每天清晨在天安门广场,总会有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迎风飘扬。同样,这面五星红旗会飘扬在祖国神圣的边境线上,会飘扬在宽广的青藏高原上,会飘扬在乌克兰撤侨的直升机上,会飘扬在新疆牧民雪中举旗相送的马背上,更会飘扬在每位中华儿女的心中。 来源:香山革命纪念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qisx.com/hqfw/13148.html
- 上一篇文章: 党史学习教育两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原来早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