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哪些比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农场的“红旗牌”轿车

印象中,刚进场时的五四农场是一个沿着东海边东西向长长的一条土地,最东面的是老一队,最西面的砖瓦厂和奶牛场,大概东西有二、三十公里长。我们进场时,没有公路,只有一条长长的围堤(五四公路),也就是机耕路,两边全是高高的芦苇。老场部就在东西围堤的中部,算是五四农场的政治文化中心,它在奉贤县平安镇的南面大约2公里处。当时,农场的交通工具,最好的就是陈演书记的“宝马”,军绿色北京牌普,车牌号是:08—,驾驶员是我们的好友陆石昌,一个身材修长、长相清秀的小伙子。我把车牌记得牢,是因为我来自五七连的,所以谐音是五七不死。虽然,这是陈书记的专车,但有时也当着救护车、抢险车,因为农场就这么一个宝贝疙瘩。其它,众多的就是连队书记、连长们的“红旗”牌—手扶拖拉机,每个连队一辆。有时场部开会,停车场上,有几十辆;如果要到某个连队开现场会,一路上浩浩荡荡,一派好风光。这样的红旗牌,不要喇叭,因为老远就会听到“啪、啪、啪、啪”的声音。为了加快车速,大部分“红旗”,都进行了改装,皮带盘大小换一下。我影响很深的是十六连的王文道书记,他喜欢穿军大衣,他的“红旗”保养得也到位,在他驾车奔驰而来之时,依然像统率千军万马的将军。诚然,“红旗”不是首长们的专车,整个连队的吃喝拉撒和生产运输全靠它。其它,还有更多的交通工具是“老坦克”-自行车,原有的前后轮的挡泥板必须拆掉。因为,一下雨泥泞的机耕路上骑车。泥巴将会带进挡泥板,那时不是人骑车,而是车骑人了。场部有个以杜秋谷为首的广播线和电话线的维修班,他们一出动,往往是一个四、五辆的“老坦克”车队,每人一个统一的奶白色的工具包,我们叫它“马桶包”。他们是,薛成鸿、汪永刚、陈明强……。每当他们收工归来,在夕阳照耀下,一彪人马缓缓过来,清一色的墨镜,就像是一支威武的敌后武工队。

本文原载:上海农场知青网年4月28日《火红的青春》之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qisx.com/hqfw/7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