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氢气发动机。这个话题我之前的视频里讲过一次,也就是红旗H5-FCEV这款氢气燃料车,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翻看下。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持续推进,非燃油汽车的发展已经势在必行,而氢气发动机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方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早在年4月,就联合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印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里面明确提出:要推动先进燃油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替代燃料汽车研发。鼓励天然气、生物质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替代燃料汽车,允许汽车出厂时标称油气两用,开展试点和推广应用,促进车用能源多元化发展,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制定氢能发展战略,研究推动将氢气内燃机纳入其中予以支持。根据氢气发动机技术进步和应用推广情况,进一步评估现行标准体系的适应性和差异性,提前布局相关标准预研,适时推动急需标准制定,有力支撑氢气汽车科学合理发展。也就是说,我们国家在已经把氢气能列在了战略层面。氢气发动机,简单地说就是通过燃烧氢气,把化学能转化为动能,通过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完成动力输出,这种发动机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真正的实现零碳排放。看到这个也许会有人说,人家国外都不研究氢气发动机了,然后如何如何,那么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其实国外在很早的时候就有多家企业涉足氢气发动机的研发了。例如,福特在年就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并在年发布了一款搭载2.0L氢气发动机的,以福克斯为原型的轿车,后来还推出过一款6.8L的V10氢气发动机,应用到通勤大巴上。还有,很多。例如,马自达在年发布了双燃料的MazdaRX-8HydrogenRE。再例如,宝马在年量产了基于宝马7系的12缸6L氢气/汽油双燃料发动机,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加氢气还是加汽油,其百公里油耗为13.9L,氢气消耗为50L,最佳热效率为42%。丰田在氢气发动机领域取得的成果也很多,年,丰田发布了全球首款量产的燃料电池汽车Mirai。年年底,丰田又发布了二代的Mirai,并实现了充气5分钟,行驶公里的成绩。而在上个月,基于丰田卡罗拉的氢气发动机车型还参加了富士24小时汽车耐久赛,虽然这台氢气发动机是基于丰田的1.6T三缸发动机改造的,但还是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因为氢气的燃烧速度更快,油门响应也更直接。至于很多人提到的,国外已经放弃氢气发动机的研发,实际上并不是技术发展的原因,或者是战略层面的原因,而是企业之间、产品之间竞争策略的调整。例如,之前根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日产宣布暂停与戴姆勒及福特合作开发燃料电池车的计划,将力量集中于发展电动汽车。日产原本是日本最好的汽车品牌,但是从年卡洛斯·戈恩接手后,开始一落千丈,被丰田一举超越,所以戈恩开始跟丰田唱反调,丰田开发混动,日产就搞纯电,丰田开发氢能,我就停止,去搞别的路线。也就是说,日产停止氢燃料电池开发,更多的是企业竞争战略方面的调整,并不是否定氢能汽车,这点大家要明白。今天我们要说的氢气发动机是来自我们国产的另一个汽车品牌长城。长城的这台氢气发动机整体架构来自于其旗下EN平台,哈弗大狗和哈弗h6的4N20发动机也来自于这个平台。这台氢气发动机的排量为2.0L,最大功率KW,最大扭矩Nm,热效率高达42%,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实早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长城就推出了车规级“氢动力系统”全场景解决方案——氢柠计划,它包含多项企业标准,多项硬件需求,0多项软件需求,数千个检测项目,实现了“电堆及核心组件、燃料电池发动机及组件、Ⅳ型储氢瓶、高压储氢阀门、氢安全、液氢工艺”六大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知识产权完全自主化。并且,长城已经建立多人的国际顶级研发团队和“四国五地”全球化研发布局,未来三年将投入超30亿元人民币进行技术研发,同时与同济大学共同建立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服务联合研究院。长城汽车的目标也很明确,除了今年计划推出全球首款C级氢燃料电池SUV之外,还将在全球率先完成辆49吨氢能重卡应用项目落地。年,首支高端氢能乘用车车队将服务于北京冬奥会。年实现核心动力部件推广数量国内领先。年实现全球氢能市场占有率前三。可见,长城对氢能汽车市场的决心。根据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显示,我国年燃料电池车产能约为辆/年,计划-年达到5万辆/年,-年达到万辆/年,-年达到万辆/年。另外在氢气方面,我国现有的工业副产制氢潜力在万吨以上,氢气发动机可以直接使用。同时,今年多地已经把建设加氢站列入了当地重点任务,广东佛山、安徽芜湖、河南郑州、山西太原等城市的加氢站数量均已超过30个,全国布局加氢站运营的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20家。我在很多视频中说过,能源问题无小事,石油用完了怎么办,所以现在在大力的发展电动汽车,但是电池需要消耗很多稀有金属资源,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会有随着温度的降低而衰减,容易发生火灾等各种问题。虽然电动汽车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成熟,但是在战略方向上,我们决不能轻心,要坚决避免再出现类似半导体被卡脖子的事儿。所以说,大力发展氢能,是很有必要的。说不定未来的某一天,加氢气的汽车也会随处可见,想想10年前,马上路的电动汽车能有几台。只要解决了氢气发动机以及相关车型的技术可靠性问题,加气的便利性以及成本问题,氢气发动机汽车就能实现刚才说的画面。那么,对于氢能汽车你怎么办,欢迎大家留言,一起讨论。今天就聊到这儿,我是老万,记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qisx.com/hqfw/14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