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六十多年的汽车工业史中,这是唯一一个可以引起国人共鸣的汽车品牌,这也是少数走进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的汽车品牌,它就是红旗。

有人说:你永远不知道,红旗汽车里,坐了一个多牛的人。

60年前的年,红旗汽车首次出现在阅兵仪式,成为国内外竞相报道的中国第一车。从那以后,在许多大型的活动中,便总能看到红旗汽车的身影,它以"国车"的形象,所承载的,不仅是一辆车的分量,而是一种民族的情怀。那时的中国汽车工业正在蹒跚学步,红旗汽车犹如一面屹立的旗帜,见证了新中国汽车产业在风风雨雨之中,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光辉历程。一路走来,红旗汽车在面向消费市场的尝试上,却是磕磕绊绊,长期摆脱不了低销量的困局。

60年后,红旗在年的销量突破10万辆。这是这一年,中国汽车行业,比销量万、万更加具有分量的一个数字。

越是困难,越是需要英雄的时刻。

站在年的门口,看着国内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3万辆和全年跌跌不休的负增长,红旗汽车之于我们的意义,并不亚于这60年来,它所处的任何一个时刻。

10万辆,是中国第一车焕发出一道光芒。10万辆,如同红旗汽车,承载着更多的意义。

品牌向上

自主品牌的痛点,总是绕不开"品牌"这个话题。品牌溢价能力的劣势,让自主品牌长期在合资品牌面前犹如哑巴吃黄连,产品上,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抵消"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落差。

"品牌向上"也是众多自主车企多年以来信誓旦旦的口号,只是,这么多年来,我们看到的,是自主品牌只能在小型、紧凑型市场以“越级”竞争的优势从合资品牌手中夺下半壁江山,到了中高端领域,自主品牌要么折戟沉沙,要么另辟蹊径。

当然,年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吉利博瑞。这款曾被誉为"最美中国车"的中型轿车,以一己之力正面"刚"合资品牌,创下了月销的成绩,一时成为"品牌向上"的名片。

在危机四伏的丛林中筚路蓝缕的吉利汽车,借着这样一张名片,如同广发英雄帖一般,名声大起。

如今,吉利汽车已经是自主品牌的"武林盟主",只不过,依旧是紧凑领域为王。最美的博瑞,成为了它的最好的骄傲。年,博瑞销量不足2辆,年,约1辆。

在存量市场和消费升级面前,"品牌向上"显得更为重要。

年与年相比,主流紧凑型轿车整体呈现低增长或负增长趋势,"百万体量"的帝豪销量同比增长-13.7%,吉利汽车全年销量同比增长-11.5%;而主流中型车则以高增长为主。帕萨特销量同比增长30.8%,雅阁销量同比增长24.7%,凯美瑞同比增长15%。

数据已经说明,"品牌向上"依旧是大多数人自我安慰的一个口号。如果"品牌向上"也有榜单的话,红旗汽车的10万辆,应该高居榜首。

10万的销量,主要由中型轿车红旗H5、中型SUV红旗HS5以及豪华中大型轿车红旗H7构成。

中型、中大型,这是以往自主品牌不敢触及,或者手足无措的"禁地",却是红旗汽车的底气——这就是中国第一车的自信和实力!从产品定位上,红旗汽车便已直面合资甚至豪华品牌,因此在突围的过程,也少了自主品牌陷入"低"和"小"的苦恼和难以挣脱的路径依赖:从年红旗发布新的品牌战略之后,来到年12月,他在销量的正增长已经维持了21个月。

同年,英菲尼迪国产车共销售辆,讴歌国内销量辆,雷克萨斯在华销量521辆。如果红旗汽车要用十年的时间比肩宝马、奔驰尚且值得期待,那么超越二线豪华品牌,已经是蓄势待发的事。

红旗汽车不需要转身,他只需要睁开睡眼,站起来——这是自主品牌向上,最帅气的样子。

10万的背后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句话放在现在的汽车市场,同样适用——"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那些喧宾夺主的,那些暮气沉沉的,终于被时代的大势撕下了伪装的面具,露出不堪一击的孱弱身躯。

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实力者厚积薄发。年销10万的红旗汽车,崭露头角。他的背后,是中国一汽"一部四院"研发体系的技术支撑和"三国五地"的全球研发布局。其中,长春是全球研发总部,并设置了新技术及创新业务管理部,新组建了造型设计院、新能源研发院、智能网联研发院。同时,上海设置了新能源研发院,美国设置了人工智能研发分院。这些不仅是基于过去的家底积累,更是对"新四化",即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这一具有战略意义时机的主动绸缪,"自主"中最重要的研发,红旗汽车已经手握重器。

年初,新红旗确立了"六位一体"体验式营销模式,从品牌体验、产品体验、销售体验、服务体验、生活体验、文化体验全面触动用户心中,那份由父辈沉淀,期待已久的情怀。我去过红旗品牌的4S店,在那里,大气、端庄的布局,彰显着这个品牌的与众不同,而那鲜红的"红旗"二字,或许能够能让你感受到深厚的底蕴和强力的新生。

年1月,在全新品牌战略发布会,红旗汽车品牌定下了年销售10万台的目标,他在年提前了一年的时间实现了。

10万辆之后呢?

年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一汽红旗品牌盛典上,红旗H9正式亮相。同时,红旗品牌定下了宏大的销量目标:年达到20万辆,年达到40万辆,年达到60万辆,将达到百万辆的量级。从市场角度而言,这些数字是红旗汽车表达的宏大未来,红旗H9表达的则是红旗汽车的形象高度。

简洁的数字,将是对红旗汽车整个企业体系的考验。18.4万辆/年的产能,覆盖能力不足的服务网点,这两项直接关乎产销的指标,便亟待解决。

无论是品牌、产能、产品线、销售网络还是技术突破,红旗汽车都还有很大的空间,也有很足的底气去进行提升。

10万之后的红旗汽车,借用一汽掌门人徐留平的一句话:"红旗一定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复兴!"

路还很长,且笑,且成长。只要迎着风,红旗汽车注定如旗帜,高高飘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qisx.com/hqjg/6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