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464419.html

红旗车是一款家喻户晓的车,从国车到国民车,红旗完成了华丽的转身。如今,作为国民车的红旗车推出了多款车型,博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刚刚上市的红旗H9更是撼动了整个车市。25日,新红旗创新技术开放日在红旗工厂举行,让大家全方位的了解红旗品牌从技术研发到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全过程。

红旗品牌以新平台、新智能、新能源、新动力、新魅技,新材料,新匠艺七大技术优势,突破了多项技术壁垒,实现了多个中国汽车工业的从0到1,填补了多个中国汽车产业技术空白,塑造了中国品牌的技术标准。下面,就让我们全面来了解一下红旗的技术创新吧!

新平台:电动化智能网联汽车平台

红旗汽车新平台,是指全新电动化智能网联技术平台,简称FME平台。是红旗汽车在一汽集团的资源配置支持下,全新打造的电动化智能网联汽车平台,其关键指标处于国内领先、世界比较先进水平。并拥有该平台及其中关键核心技术的全部知识产权,可以在该平台上开发系列产品。

FME平台的主要技术特点可总结为“四高一大”,分别是:高能量、高智能、高安全、高舒适和大功率。高能量主要体现在长寿命动力电池上,能量从85kWh到kWh,续航里程可达km,寿命达10年或30万公里。高智能体现在自主开发全新FEEA2.0电子电气架构,架构先进性、计算能力、信息安全性、运行可靠性等领先行业,能全面满足自动驾驶L3级的要求,可扩展到部分L4级。高安全体现在自主开发高电池安全控制和防护、高信息安全、高驾控安全等系统,确保整车高安全性。高舒适体现在自主开发智能底盘系统,全面支持自动驾驶,大幅提高驾乘舒适性。大功率则体现在自主开发高功率、高效率电机,提供澎湃动力,前后电机功率分别为KW到KW。

新智能:满足自动驾驶L3级要求

目前,各大汽车厂商在智能系统上都很下功夫,红旗也不例外,而且在先进性和创新性方面都很出色,在国内和世界都很领先。这就是FEEA2.0Plus架构平台,该平台在平台构型,高速通信,安全冗余,车云一体化方面都很领先。中国一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以在该技术平台架构上开发系列产品。

该平台拥有高智能,架构先进,计算能力强,满足自动驾驶L3级要求,并可扩展到部分L4级。高安全,实现了控制器/传感器/制动/转向/电源/通信六大维度的全方位冗余,具备三级信息安全防护(包含控制器级/系统级/通信级三个维度的信息安全防护)。强网联,支持全车OTA升级,拥有百兆带宽。多场景,支持7个场景的智能驾控V2X功能,包括:前碰预警(FCW)、交叉路口碰撞预警(FCTA)、盲区预警(BSD)、变道辅助(LCDA)、前车紧急制动(类似FCW)、限速预警(TSR)、绿波车速引导。

目前,已搭载12款红旗车型,其中:L1级:E;L2级:HS5(含海外版、20年型、20改型)、C/C(H5换代)、HS7-2.0T、HS3、H9、C(MPV)、C(HS6);L3行车/L4泊车:E-HS9。

新能源:采用xHEV、EV、FCV三条技术路线

目前,一汽及红旗汽车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研发技术方向主要有三方面:采用xHEV、EV、FCV三条技术路线;打造羿氢、羿安、羿控、羿驱、羿能五大核心系统;在燃料电池方面,中国一汽自主开发的kW级燃料电池发动机,综合性能指标领先于国内同级别产品,是我国汽车工业在燃料电池领域的新突破;在混动双电机方面,一汽THD混动系统采用四合一高度集成设计方案,具备纯电行驶、串并联驱动等多种工作模式。

一汽自主研发的高效双电机混动系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丰田、本田公司的技术垄断,节油率可达到40%,技术水平和节油率处于世界比较先进水平。发电机、驱动电机、双电机控制器、变速器一体化集成,效率高、功率大。自主开发主动抖动抑制技术、无顿挫感挡位切换等技术,实现低噪音、高舒适。与其搭配应用的是自主研发的高功率HEV动力电池系统,功率密度较本田雅阁高出25%。全新开发的风冷热管理系统可实现电池全温度功率最大效用;自主开发热防护隔离技术,大大提升了安全性;应用自主开发的1串48并超大电池模组,不仅能量高,寿命也大大延长。

在中国一汽庞大的技术资源整合能力下,红旗汽车可以实现搭载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kW燃料电池发动机,采用平台化、模块化设计理念,具有高功率、高效率、高安全、耐低温等特点,真正实现零排放;该氢燃料发动机应用最新一代高温金属双极板电堆技术,功率输出强劲;系统应用超高转速高效率空气压缩机技术,响应速度快;集成超静音的供氢回氢总成,配合整机NVH改善措施,可以提供高舒适性的客户体验;同时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可在零下30度低温环境快速启动并正常工作。该产品计划年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搭载红旗产品进行示范运行。

新动力:高动力、高舒适、低油耗、低排放

一汽乘用车发动机现有GA/GB/GC/GV四大平台、七个系列,包括直列三缸、四缸及V6、V8和V12机型。排量覆盖(1.0~6.0)L,功率覆盖(70~)kW,扭矩覆盖(~)N.m,为汽车行业自主体系唯一实现全平台覆盖的第三代高效增压直喷发动机项目,成为中国自主汽车产业发展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里程碑。

一汽的发动机经历了三代产品自主研发,从第一代自然吸气到第二代增压直喷到第三代高效智能增压器直喷发动机,目前的一汽第三代发动机产品实现最高热效率达到39%,为增压直喷发动机行业最高水平,一汽发动机具备2高2低的特点,有高动力、高舒适、低油耗、低排放的特点;

GC20TD是一汽全新一代动力总成产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发动机采用高压缩比+米勒循环燃烧等10项核心技术,热效率39%达到增压直喷发动机顶尖水平,为国内首款量产的米勒循环增压直喷发动机

CA4GC20TD+7DCTGCM动力总成模块。20TD发动机是红旗品牌的主打排量,目前匹配红旗10余款车型,主要匹配年上市的红旗HS5、年上市的红旗H5和红旗H9车型,采用48V轻混技术,实现高动力与低油耗的完美平衡;匹配双平衡轴系统,满足红旗中高端车型高舒适性需求;升功率90kW/L,升扭矩N.m/L,达到BBA同级产品水平;年获评中国心十佳发动机。

CA6GV30TD发动机,是国内唯一量产的自主研发V型6缸发动机,排量3.0L,主要匹配红旗高端旗舰车型如今年上市的红旗HS7和红旗H9,采用机械增压、水冷排气等8大核心技术创新,整机水平与奥迪Q7发动机相当,处于国内绝对领先地位,年获评中国心十佳发动机。

CA12GV60发动机,是国内唯一的V型12缸发动机,排量6.0L,完全自主研发,采用主副ECU联合控制、自主高效燃烧系统,三层静音链和全铝发动机等六大核心技术,具有高动力、高可靠、高安全的特点;这款发动机是红旗品牌“第一动力”,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的名片。

新:更好的服务用户,赢得用户

红旗新魅技方面的技术目的主要以崭新首创的技术打造极致魅力的产品,来更好的服务用户,赢得用户。其技术内涵是,以新能源、新智能等核心技术代表企业端,是基础也是输入;视、听、嗅、触、知合称“五觉”代表用户端,是体验也是输出。以此来达到连接企业和用户,深挖用户场景的目的。

视觉方面,主要有3D光纤尾灯、智能调光玻璃、电致发光技术、发光皮革、微型投影、发光车标、星空顶等配置和技术形式,为用户打造具有冲击力的视觉享受;听觉方面有音乐发声头枕、独立音区声学系统等技术形式,为车内空间娱乐增加产品力;嗅觉方面技术有三防座椅、中医药香氛、馥兴之韵香氛,从根本实现对车内空间的空气质量控制;触觉和知觉方面,有AR控制的开启后备箱和触控桌面,酒精检测以及生命检测,为用户提供便捷性体验和全方位生物监测识别功能,从五感提升用户用车场景中的体验,是为红旗的“新魅技”。

新匠艺:工匠创新工作室发挥力量

为了实现和引领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工艺的突破,红旗汽车于年成立红旗工匠创新工作室,该工作室由国家级技能大师王智领衔,7个工作室组成,分别为国家级工作室1个、省市级工作室4个、集团级工作室2个,成员82人,目前有数控加工、轴齿加工、电气检测、车身焊接、特种车改制5个专业方向。

工作室集群充分发挥研发总院多工种、多技能、多人才的优势,立足岗位开展课题技术攻关,技能培训,累计荣获各级荣誉项,其中国际荣誉3项,国家级荣誉10项,省级荣誉42项,已经成为技能人才培养、技术攻关、自主创新的主阵地。

目前,红旗工匠创新工作室主攻方向是五轴数控加工,侧重于动力总成零部件的自主加工和数控快速成型加工技术。在红旗工匠创新工作室赋能的技术工艺能力下,红旗汽车完成了国内首款V12发动机的加工,填补国内V型发动机制造空白。

红旗汽车V12发动机缸盖,精度要求高,特别是凸轮轴孔其长度mm,而同轴度要求只有0.03mm,相当于头发丝的1/3。采用了导向镗铰技术,并开发宏程序将其分步编程、分步动作转化成集成化、自动化的指令。在保证了精度同时,也将其推广到其他产品加工中,一直沿用至今。随着近几年红旗品牌的快速发展,品牌新产品项目多,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快,为红旗技能人才成长提供了平台,工作室培养出一批同时具备工艺员、编程员、操作工三个岗位能力的知识型技能人才、也孵化出了多个劳模工作室。

新材料:整车轻量化

红旗汽车的新材料技术应用主要集中体现在整车轻量化技术上。为了更好的实现整车轻量化效果,达到在动力性、经济性等多个方面都有优秀的产品表现。红旗汽车在车型多个系统部分或关键零部件运用了新材料技术。

复合材料行李箱盖采用UP-GF材料进行复材化设计,实现轻量化25%-30%。;复合材料螺旋弹簧首次采用玄武岩纤维原丝,实现降重49%。;碳纤维车身加强板采用了自主首创技术,运用HP-RTM工艺,实现降重50%;低密度PP-TD05门护板,通过对树脂体系与填料构成的改进,实现产品降重;铝型材控制臂和铝合金半固体压铸支架通过材料选择、工艺分析、结构拓扑优化等实现降重。秸秆粉末增强座椅背板,将天然秸秆粉末作为增强材料,实现绿色环保、可回收利用,并且降重10%。负氧离子真皮座椅采用国际首创技术,可实现自发释放小粒径生态级负氧离子,车内负氧离子浓度达个/cm3(森林级),为乘员提供更多健康的驾乘使用环境;车内空气质量智能管理系统,该项技术属国内首创,打造洁净座舱、安全舒适、科技智能、健康养生四大产品魅点;环保阻尼胶片采用环保型高分子材料,代替传统沥青,实现低气味;镁合金变速箱壳体采用耐热镁合金与高压铸造工艺,相比铝合金壳体降重30%,同时可有效降低变速箱噪音;XPE空调风道可实现出风口处降噪音2-3dB,并且管路无霉菌,车内无霉味,降重70%以上;半主动悬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流道式半主动控制悬置,国内自主车型首次应用,实现主动减振,有效隔绝发动机至乘员舱95%以上振动传递。铝型材焊接副车架,自主首创,采用高强度挤压铝型材及国际先进铝焊接技术,替代传统钢板方案,实现降重30%;铝合金发动机装饰罩,完成汽车外覆盖件用高性能国产铝板开发,降重比例达50.87%,代替原铝制发罩,降重比例13.56%。

中国一汽致力于构建“全球首发、崭新首创”的技术创新集群和前沿专业能力,打造“三国六地”、“二部六院”的全球研发格局,研发总院现有专业部所54个,38个试验室。整车HIL实验室拥有国内首套整车HIL仿真试验台和首套全自动信息娱乐测试设备,从测试规模、测试深度、测试精度、测试效率及测试系统先进性等多个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试验室具备17大类余项标准试验能力,能够满足集团3个新能源车型及关键总成的自主研发和产品试验工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qisx.com/hqjs/12710.html